各种短信、诈骗电话伪装成正义的化身,不时在我们眼前晃动,稍有不慎便深陷骗局.通信周刊上一期剖析了响一声回拨电话等“明目张胆的诈骗手法”,我们从众多的投诉声中,找到另一起打着媒体公信力的幌子、受害害面极大、存在“隐型欺诈”的骗局手法,一解读者疑惑.
曾经被信产部“严打”的媒体互动类游戏节目,不仅从来没有“消逝”过,反而有愈演愈烈的迹象.近日,本报不断接到读者报料称,部分午夜播出的电台、电视台节目中,仍然有“猜谜语”、“下载图铃”、“箭术比拼”等各种互动类游戏节目,这些游戏往往设置高额奖项吸引观众参与,但却永远不会中奖,而观众在不知不觉的等待时间中,就被扣除了大量话费.
记者调查发现,嘉×卡通等电视频道,仍以“猜谜、夺宝”等招牌,吸引观众电话参与,虽然热线电话下标明电话收费标准,但在“节目”上并无“广告”字样,颇具欺骗性.
究竟这类节目是如何骗人的?本报记者进行了集中调查.在采访过程中,相关电台节目制作人向本报曝光了这类节目的骗人内幕.
行骗方式
永远“等”不到的大奖
读者小林向本报讲述了她被骗的一次亲身经历:午夜1点,她偶然收听到某电台正在直播一档猜谜类节目,在开场白中,两位主持人说:“只要您拨打我们的热线电话抢线成功,就可以获得我们的奖金,无论答对还是答错,奖金都会累计,答一次问题,奖金会增加100元,而且绝不封顶哦.答错的听众还有100元的保底奖金送出!很幸运吧.现在公布一下热线电话号码'××××××'.”
第一题的谜面是“紫杆杆生紫叶,紫叶叶开紫花,紫花花包紫果,紫果果包芝麻.(打一种蔬菜)”,基础奖金为200元.第一位热线打入回答,“草莓!”主持人回答,“答错(草莓)现在奖金变为300元,并向这位热心读者送出保底现金100 元.”接着,主持人开始做露骨的提示:“大家想想是哪种蔬菜呢,紫色的,有圆的,也有长的,紫色的皮很光滑.哦,对了,我们拍照片的时候经常会说这个词的哦!”
经过这样的提示,小林已经猜到了答案是“茄子”,但是第二位打进热线的听众回答却是“西红柿”!第三位的答案是“紫菜”……经过若干轮的累积,此时奖金额已达到700元.而主持人则不断地做重复提示,节目已经在××公证处公证,又有该电台的品牌保证,决不掺假,绝不欺骗听众,奖金绝对兑现等等.
小林终于被“说”动,拨打了该热线电话,很快接通,提示音为“欢迎来到××游戏世界,您的电话已经被接入系统平台,请稍加等待,马上到您回答.”小林此时手握电话又紧张又激动,担心这么简单的问题会被别人抢先回答从而失去大奖,与此同时,电台里还是不断有人答错,奖金额仍在累积,当总金额达到1000元的时候,小林听到一位听众打进电话并回答正确,主持人立即高声表示祝贺,“恭喜这位听众朋友, 1000元现金大奖立即将为您送出!”
小林失望地挂上电话,但是总觉得不甘心,“差一点就到我回答了,1000元的奖金可不少啊”,但她没有留意,刚刚等待接通的时间约为10分钟左右,按照节目提示,每分钟收费2元,她已经被扣除了20元话费.
此时,第二个谜语又开始了,“哪种调料被称为百味之首呢?”小林立即开始拨打电话……
小林告诉记者,此后几天,她都准时收听这个节目,每一次都拨打电话试图答题,但是没有一次“抢线”成功.此时,小林才觉得自己可能上当了,一查话费,已经被扣除了1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