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中国在全球IT行业竞争力指数排名中名列全球第50位,亚太区第12位。与2007年排名结果相比,中国在改善法律环境及研发体系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以上研究成果来源于由经济学人信息部(EIU)最新发布、商业软件联盟(BSA)赞助的一份研究报告。
此项研究已经是第二次年度报告,通过对66个国家和地区IT行业环境的评估与比较来了解各个国家和地区对IT行业竞争力的促进程度。尽管进入本年度全球前20强的排名与去年相比并无变化,但有9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名有所上升,11个国家和地区的排名有所下降。前5强之中出现了3个新面孔,即中国台湾、瑞典和丹麦。亚太地区排名前5位的国家和地区为中国台湾(第2名)、澳大利亚(第7名)、韩国(第8名)、新加坡(第9名)以及日本(第12名)。
商业软件联盟副总裁兼亚洲区总监杰夫•哈迪先生(Jeffrey Hardee)表示:“今年的研究报告显示,主要的排名变化源于研发环境、人力资源和IT基础设施三大方面的表现。在这几大领域有所进步的国家和地区不仅其排名得到提升,而且其科技产业从中受益匪浅,这对迎接经济和社会挑战至关重要。”
“此外,在电子商务和网络安全方面制定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框架和体系,对于确保技术和创新方面的持续投资至关重要。利用这些因素,将使亚太地区各经济体—无论其大小—都能够促进其IT产业的发展,并更加充分地参与到全球一体化经济中去。”
研究成果表明,中国在研发环境方面表现出色,得分提高迅速,在全球排名第31位,比去年的第38上升了7位。中国的法律环境也表现出明显的改善迹象,排名从2007年的全球第45位上升到今年的39位。该报告同时也指出中国在整体商业环境以及对IT行业发展支持还有待提高,在这两方面中国的排名为全球第60位。
“IT行业促进因素与该国IT行业表现之间是密不可分的,”经济学人信息部的全球技术研究负责人丹尼斯•麦考利先生(Denis McCauley)强调,“如果要收获具备全球竞争力的IT行业果实,政府和产业领袖必须密切注意这些促进因素。”
促进竞争力形成的六大关键因素
经济学人信息部的观点认为,存在六大作用因素,它们相互作用可以为IT行业创造良好的环境,这些因素包括:充足的技术人才供给、支持创新的文化、世界一流的科技产业基础设施、保护专利与版权等知识产权的健全法律体系、开放且有竞争力的国民经济;以及在平衡促进技术发展与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两者过程中政府所表现出的领导力。
那些在这六个竞争力促进因素上表现良好的国家和地区一般都有发达的IT产业,而发达的IT产业在多数发达国家中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度都超过5%。同时,IT产业使企业与工作人员的效率更高,产能更好,从而对经济总体的发展势头也起到推动作用。
本报告的其他主要结论如下:
国内IT行业的人才投入至关重要。在未来几年内,人才开发将是IT生产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有竞争力的宽带市场有助于增强IT行业的实力。没有快速、可靠、安全的互联网,IT公司就无法与合作伙伴和研发团体进行有效互动,也无法在网上销售其服务。
保护知识产权、积极应对网络犯罪的法制环境必不可少。美国、澳大利亚和西欧等国家拥有解决知识产权保护和网络犯罪问题最有效的体系,同时在中国等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的国家中也出现了逐渐改善的趋势。
全球化和互联网将“解放”研发工作。人才、技术、风险投资、优秀大学汇聚在一起的生态系统,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是创新科技的最佳孵化器。
欲进一步了解竞争力指数排名结果和排名方法,请参阅《科技成长的关键:2008 IT产业竞争力的基准评估》报告,您可从以下网址www.eiu.com 或 www.bsa.org/globalindex免费获得。
- 相关阅读:
- ·《中国下一代防火墙发展趋势研究》之IDC观点
//safe.zol.com.cn/490/4906347.html - ·微软安全报告:中国网络安全全球领先
//safe.zol.com.cn/455/4551161.html - ·华为任正非:安全是竞争力更是价值观
//safe.zol.com.cn/343/3434784.html - ·Radware调查显示IT业成网络攻防最前沿
//safe.zol.com.cn/340/3402679.html - ·报告显示微软软件产品安全指数大幅提升
//safe.zol.com.cn/331/3319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