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目前苹果公司已经计划通过升级软件解决这一问题,但业界仍十分关心,这些公司收集个人信息数据究竟有何“企图”。
除苹果外,另有多家公司被爆收集用户地理位置信息(图片来自互联网)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圣何塞信使报》(The San Jose Mercury News)披露了来自谷歌首席执行官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同事的电子邮件,邮件中表示了谷歌收集用户地理位置信息对该公司的移动战略“有多么重要”。
《华尔街日报》的分析文章认为,谷歌和苹果收集这些定位信息更大的目的在于,竞相创建能够通过手机确定用户位置的大规模数据库。这些数据库能帮它们开发规模高达29亿美元的定位服务市场,研究公司G artnerInc.称,手机定位服务市场目前价值29亿美元,在2014年增至83亿美元;
也有分析认为,苹果一直有意将自己打造为媒体平台,完备的数据库对于苹果来说尤为重要。全球有50亿人使用手机,每一个个体的定位信息都暗含巨大商机,比如广告商会根据你的搜索记录研究你的兴趣爱好,专门发送"为你特别打造"的广告从而谋取利益。
在苹果和谷歌因为收集和存储用户地理位置信息引起争议之时,微软适时“辟谣”,详解了其Windows Phone 7数据收集政策,表示只有在用户允许某款应用获取地理位置数据,并且这款应用发出申请之后,微软才会收集用户的地理位置信息。微软称,这些数据将被保存在微软数据库中。但就从用户手机获取的信息将保存多长时间、用户手机中是否也存储有此类信息等问题也暂无明确回应。
关于网络用户的隐私被泄露,已经成为近年来网络安全的焦点之一,网络用户隐私虽然看起来不如企业机密信息那么重要,但如果企业一旦没能妥善保护,将会为用户带来多重安全隐患,随之带来的大规模用户信息安全威胁也足以使企业焦头烂额,目前,众多的网络用户较难限定自己愿意公开的信息,也不完全清晰的知道该在哪些方面划定自己的隐私界限,重新定位互联网隐私底线,势在必行。除去用户保护自己隐私观念不够完善外,动辄拥有数以万计用户信息的信息科技企业,也应该承担保护用户隐私的社会责任,一旦因为规避责任而得不到用户认可,将给企业带来更为重大的损失。